《逍遥游》思考
- ‘冥’的含义:
- 《逍遥游》的重点在于对’冥’的理解,这个理解对了,你解释就不会偏离了,错了,就错解了庄子,故会从唯心的角度去理解庄子。《说文》对’冥’的解释:冥,幽也,夏六月也。《汉书·五行志》的解释’其夏独冥’。所以把’冥’理解为北海南海等与水有关的,基本上都是错误且不负责任的。五行中,南为火,二十八星宿中是朱雀七宿,北为水,是玄武七宿。玄武者,水也,鱼鳖所在,鲲不就是一种鱼吗?;朱雀者,火也,五行与之对应的是鸟,鹏,一种鸟也。四时中,夏为火,冬为水。所以,所谓的’北冥有鱼’,’化而为鹏’,不过是冬天到夏天,在冬天夜晚能看到’鲲’代表的玄武七宿,到在夏天夜晚能看到’鹏’代表的朱雀七宿罢了。
- 为什么是’六月息也’:
- 无论是立冬到立夏,或者冬至到夏至,中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六个月,所以’六月息’是很准确的说明。
- ‘天池’又是什么:
- 天池,是天河,在夏夜最为清楚。如果你还理解为天山的天池,说明你也上当了。
- 鲲鹏指的到底是什么:
- 如果你理解了前面的说明,那么很容易理解鲲鹏其实就是地球,在北冥时为水球’鲲’,在南冥时是火球’鹏’。冬至时,地球转到天球的最北面,离太阳最远;夏至时就转到南面,离太阳最近。北斗星勺口对的是北极星,它是天球的顶点,太阳是天球中心点。
- 于丹与南怀瑾解读《逍遥游》,谁对谁错?
- 虽然我最早读的是南怀瑾先生对于《南华经》的解释,但是事实上他们两个以及更多的所谓国学大师,都没有真正理解《逍遥游》,所以他们只能从唯心的角度去理解。
- 如何解读《庄子》《易经》?
- 古人常说’老庄’,把老子和庄子放在一起,是因为他们都是悟道的人,对古天文的理解是一致的。读《庄子》和《易经》,你必须懂古天文,否则是缘木求鱼,终不可得。以前有人说中国文化在台湾,是因为繁体字的因素。事实上,文化的证明是通过考古发现,目前的考古足以证明中国人对天道、地道、生命之道的理解最为正确和科学。读错了书,跟错了人,一生都是白过。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Clik here to view.
